︿
Top

Search...

Translate

總網頁瀏覽量

2024年7月31日 星期三

Bandai MG 1/100 RX-78-02 Gundam Ver. Gundam The Origin (鋼彈 ver.GTO )


    各位好,這次分享的作品是Bandai 的 MG 系列中的鋼彈 ver.GTO,出自「機動戰士鋼彈 THE ORIGIN」漫畫。此系列將初代鋼彈動畫中的機體外觀重新設計,當然主角機也是如此。在MG系列眾多版本的初代鋼彈中,這是個人最喜愛的版本。

    「機動戰士鋼彈 THE ORIGIN」漫畫系列由當初「機動戰士鋼彈」動畫人物設定與作畫監督的安彥良和作畫,再富野由悠季原作的基礎上,將初代鋼彈的劇情以漫畫表現出來。是非常精彩的一部作品。其中出場的機體也由初代鋼彈動畫機體設定--大河原邦男進行再設定,除了外觀上的修改之外,部分機體甚至有追加武裝,看到幾十年歷史的系列得到新的面貌,對於熟悉鋼彈的我來說可說是相當驚艷。


   初代鋼彈造型簡單而經典,在模型方面可以說是鋼普拉技術的先行者。無論是新系列的開端,或是新技術的展現,經常都以初代鋼彈作為題材。也因此光是MG系列就有眾多版本,但是到目前為止 ver.GTO 是我最喜愛的。這個版本以GTO初期機體設定為基礎,將外觀進行重新設計,另有單邊背部加農砲,以及胸部與手部機槍等追加設定武裝。但可惜的是在GTO初期,鋼彈無核心戰機設計,因此沒有經典的合體能夠展示。

Fig.1 多處新增設計,使得經典造型的初鋼有了新的面貌。

    製作方面不變更造型以追加細節為主,比較大的改動有:
    1. 頭部側面散熱孔擴大,調整巴爾幹炮口位置以及基本的天線磨尖。
    2. 全身炮口以手鑽開孔,手部機槍更換金屬零件。
    3. 背包與小腿後方噴嘴改成金屬零件,腳底與武器噴嘴以IC pin修飾。
    4. 覺得原先腳板零件太薄,使用膠板加厚1mm並做出層次感。
    5. 地台形狀修改與分色。

Fig.2 正面圖,雖然有改造不少小地方,但外型沒有很大的變化。

Fig.3 盾牌採用經典設定,唯一不同的是盾牌可以倒持,但看不習慣所以維持原樣。

Fig.4 裝備肩砲與光束刀柄,背包的不對稱設計,比起原版視覺上豐富很多。

Fig.5 光束步槍還是原版的看得比較習慣,增加額外分色。

    塗裝方面主要使用硝基漆,配色以原本設定為主。占比最大白色外甲部分模仿RG風格,利用灰色色塊來點綴。骨架則是以不同金屬色配合組成,通過不同層不同色的手法來塑造立體感。武器與背包部分進行額外自定義的分色以增加視覺資訊量,效果覺得還不錯。水貼部分因為官方沒有推出,所以使用雪焰出品的水貼。最後則是以德國灰上墨線,接著噴上平光透明漆來收尾。地台部分則是大量遮蓋分色來塑造精密感。

Fig.6 胸部部分比起初版多了兩種武器,也新增造型細節。

Fig.7 背包改用金屬噴嘴優點是零件薄而堅固,塗裝後效果相當好。

Fig.8 肩甲部分也新增許多自定義配色,看起來資訊量較豐富。

Fig.9 手部巴爾幹砲改為金屬砲口,效果不錯。手部則是全可動手,花了一些時間處理分模線。

Fig.10 腳部新增RG風格色塊,視覺上豐富許多。

Fig.11 大腿與膝蓋有做出裝甲滑動,分層上色後更有機械感。

Fig.12 小腿前側油壓管以銅棒重作,但是展開看到的內部機會比想像中來的少。

Fig.13 小腿肚的噴嘴也替換金屬零件,並且重新上色。

Fig.14 腳板增厚 1mm 產生了零件的高低差,再使用不同的顏色做出分別。

Fig.15 原本的肩砲只有單一顏色零件,這裡用了自定義的分色增加細節。

Fig.16 武器一覽,以分色的方式呈現精密感。

Fig.17 火箭炮的側邊開孔,可以看到內部的裝彈。


Fig.18 火箭彈特意使用較鮮艷的顏色,可以從縫隙中看到。

Fig.19 後方推進部分也使用IC pin 裝飾。

Fig.20 地台部分使用 Bandai 出品 Action base1,因為不喜歡八角形就將其改成四邊形。原本地台是單一顏色零件,利用遮蓋的方式新增分色可以使其視覺上豐富很多。

Fig.21 整體可動還不錯,可以用相當自然的動作拿著武器。

Fig.22 對於大動作的姿勢擺設起來也沒有問題。

Fig.23 擺設大動作的背部看起來也十分精彩。

    這次的製作有進行較多的改造,雖然只是以細節強化為主沒有大型修改,但也增加不少經驗,希望之後的製作更加順利。

分享到此,感謝各位的觀看,敬請多多批評指教。


0 Comments:

張貼留言